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首页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重庆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5-12-02作者: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点击量:[]

 

    2015年11月30日上午8:30,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506会议室,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正式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成员:主任岑可法院士、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徐明厚教授,副主任重庆大学廖强教授、清华大学姚强教授、东南大学金保昇教授、天津大学尧命发教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杜扬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刘石教授、重庆大学张力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冉景煜教授,实验室成员蒲舸教授、陈蓉副教授,以及动力工程学院党委潘良明书记、周辉副书记等50余人。重庆大学工学部胡友强副主任、重庆大学科技处处长王旭教授、副处长王开成教授、基地办刘俊主任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强教授主持,委员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岑可法院士主持。



    会议伊始,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强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与会嘉宾。我校工学部胡友强副主任对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重点实验室近一年来在科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实验室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并提出学校将加强对科研与人才的重视,本次会议正是对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集中体现,胡友强副主任指出,重庆大学地处西部,面对能源与环境仍有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各位参会委员对重点实验室以及该学科的建设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多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并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实验室主任廖强教授对实验室2015年工作进行了汇报,并提出对2016的实验室工作设想。2015年以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学术交流、服务社会、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多相反应流多尺度传递强化及调控、微小槽道内多相流动及能质传输和转化特性、高效强化传热机理及应用、化石低品位燃料燃烧及污染物生成控制机理与特性、低品位余热利用热力循环系统特性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实验室重视规范化运行及管理,完成了标准化实验室二期建设与制度化规范管理工作。实验室设立了“走进能源系列专题讲座”,继续推进能源动力科学前沿讲坛、青年学术沙龙等,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2016年实验室工作设想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国际合作)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力争获得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集中力量进行可再生绿色能源岛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提升实验室整体研究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管理,实现实验室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运行管理制度化。

    实验室学术骨干苟小龙教授、王宏副教授、吴春梅博士和秦昌雷博士分别作了以“燃烧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基于物料品质调控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能质传输机理”、“气-固界面吸附相变及润湿条件研究”、“钙循环(CaL)技术CO2吸附剂性能强化及系统改进”为题的精彩学术报告,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也引起了在座专家的浓厚兴趣。

    在听取了廖强教授的实验室工作汇报、工作设想,以及四位实验室学术骨干的学术报告之后,岑院士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位专家针对重点实验室2015年以来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表示肯定,并对四位青年学术骨干表达殷切期望。对于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以及运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并针对报告中研究价值突出的问题与报告人展开讨论,有效解决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

    同时,会议还对实验室2016年开放基金进行了审批。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次共收到11项2016年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申请,实验室拟资助项目8项,经过学术委员会表决,8项拟资助项目均通过审批。


    学术委员会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实验室在2015年进行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研究队伍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实验室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希望实验室继续努力,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的立项,培育并获取重大的标志性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并建议重庆大学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尤其是可再生绿色能源岛研究平台建设经费和集中实验用房的支持,为实现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最后,在学术委员会的讨论中形成了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本次会议为实验室进一步深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圆满结束。